12

2007

-

03

《中华纸业》杂志专访钟侠瑞

作者:


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安全问题

——《中华纸业》杂志专访昌华纸机总裁钟侠瑞先生

相关链接:http://www.cppi.cn/china/scene/c04/2007313112213.html

钟侠瑞,工学学士,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造纸工业协会、山东省轻工机械协会副理事长。1 9 8 8 ~1998年任山东省第二轻工机械厂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1999年任厂长兼党委书记;2001年起任山东昌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走进昌华造纸机械的新厂区,焕然一新的厂景不由得令人眼前一亮,使我们感叹不已。生产区座落着一排排高大新式厂房,外部装饰新颖,呈现一派现代企业的景象。

宽大明亮的车间,一台台先进的加工设备,排列井然有序,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再看生活区,有一面高大玻璃罩壁的职工餐厅,雄伟壮观,里面摆设着一排排就餐桌椅,与之相连的是暂作办公用的职工公寓,舒适便利,够得上星级宾馆。外部环境正在绿化、美化,一座供休闲的人工湖正在注水,对面的办公区也正在待建。待新厂区全部建成,这座现代化企业将是巍然屹立在江北水城——聊城的一道风景线。

采访昌华钟总是我们已久的计划。1999年,35岁的钟侠瑞受任于企业危难之时;2001年,企业改制成功,走上迅速发展之路;2006年,随着新厂区的拔地而起,面貌一新的昌华展现出勃勃生机。我们带着关于企业成功改制、自主创新以及产业安全、行业发展等问题,来到昌华。钟总给予热情接待,并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记者:昌华造纸机械是由山东省第二轻工业机械厂改制而来,对造纸工业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2001年成功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企业有了新的发展,请钟总介绍一下企业的改制情况和主要经验。

钟侠瑞:山东昌华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的前身山东省第二轻工业机械厂,是一个具有40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曾经为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2001年成功地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国有股份全部退出,形成了经营层控股,中层以上干部占大股,职工自愿入股的股本制结构企业。

改制后企业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激活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并建立了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对管理机构进行了科学优化及调整,使科室职能高度集中,管理程序最大限度从简,实行一职多能,一岗多职,在干部任用上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按照“有为就有位”的原则,在全厂公开招聘,先后有20多位工人走上了管理岗位,其中10名竞争上岗到中层领导岗位,造就了一批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公司拥有员工61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86名,公司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改制后的职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并自觉地把自己和企业融为一体,形成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一种共同价值观的驱动下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股份制后的昌华公司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发展前景广阔,企业走上了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造纸工业飞速发展,制浆造纸的装备制造业也实现了大跨度的发展。国家提出造纸设备国产化并制定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在这个过程中,昌华的发展情况如何?取得了那些成绩和经验?

钟侠瑞: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造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设计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适应造纸机械市场迅猛发展的需求,企业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建成了包括铸造、机加工、铆焊、涂装、装配等五大联合车间,新购买了大型数控镗铣床、卧式加工中心、12米刨床、9米刨铣床、1200吨数控折弯机、数控精细等离子切割机、自动焊接中心,并对部分关键设备实施数控改造, 公司有专门从事造纸机械研究开发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一直致力于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主要制造圆网、长网、叠网造纸机,共9个系列、100多个规格品种。近几年来,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年加工制造能力万吨,主导产品为幅宽2640~6000mm系列、车速250~1000m/min长网多缸文化纸机,幅宽2400~6000mm系列、车速100~650m/min 纸板机,幅宽1760 ~2720mm 系列、车速150 ~1000m/min卫生纸机。2005年完成产量7000吨,产品销售收入15686万元,利税1883万元。

通过积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逐年增加,我厂自行研制生产的多项不同规格的造纸机械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奖。例如年产15万吨和30万吨的涂布纸板机,年产15万吨和20万吨的牛皮箱纸板机,年产10万吨和年产15万吨的瓦楞原纸机,年产7万吨的新闻纸机和文化纸机等。上述产品均采用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流浆箱技术、网部成形技术、压榨技术、干燥技术以及全数字式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等。

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于人才,未来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多年来,企业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工作,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造就了一支熟悉造纸机械加工制造的职工队伍,造就了一批长期从事造纸机械设计研制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随着新厂区的全面投产,昌华的加工能力和制造水平会有极大的提高。围绕着宽幅、高速、环保、节能的发展目标,近期开发的主要产品及关键部件有:大型水力式稀释水流浆箱, 可控中高的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膜转移施胶机,自动引纸系统,年产10~15万吨文化纸机等,长期技术开发的重点放在稀释水式多层和单层流浆箱、夹网成形器、新月型成形器、靴形压榨等,使纸机的幅宽达到6~8m,车速达到1000~1500m/min,以满足大中型造纸企业的需要。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尽管实现了大跨度的发展,但与国外先进国家的水平差距很大,现代化的纸机和关键的技术装备仍需要引进——这对我国造纸业的技术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如何尽快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实现造纸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您结合昌华的情况可否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意见?

钟侠瑞:近年来,国内的造纸机在幅宽和车速以及单机产量等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产造纸机的水平为幅宽6m以下,车速1000m/min以下,而国际先进水平为幅宽10m,车速2200m/min,单机产能高达2000t/d,技术优势明显。突出表现在造纸机的几项关键部件上,例如:高速大型稀释水流浆箱、靴形压榨、压光机、纸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大型高速纸机的设计开发已不单是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问题,它是造纸工艺技术和试验纸机产生的数据相结合的成果。制约纸机宽幅高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内的技术开发手段落后,基本上还停留在类比、模仿、改进。现代宽幅高速造纸机是一个光机电相结合,流体力学与热力学相结合的比较复杂的大型系统,没有相应的试验手段和资金支持,要开发出具有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造纸机,困难很大。

(2)目前,国内纸机制造企业的加工设备也比较落后,加工精度不是很高,不能满足宽幅高速纸机的要求,同时,国内的机电配套件也不能满足要求。

(3)设计、制造和使用大型纸机,需要造纸企业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4)需要国家相关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

尽管国内外存在比较大的技术差距,但我们也有比较优势,例如国产的造纸机价格相对比较低,造纸企业投资少,适合国情等。我们应该在积极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壮大民族造纸机械装备制造业。走国内外联合制造大型纸机的路子就是一个方向,国内为主,引进国外关键零部件配套,发挥各自的优势,为造纸工业服务。如我们为宁夏美利纸业加工制造的SDZ1201-4800/700年产30万吨涂布白卡纸机,就是采用以我为主、引进国外关键零部件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和国外不断的合作,消化吸收后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缩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记者:实践已经证明,我们买不来国外先进的“核心”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来发展我国的造纸装备制造业。对这个问题,陈克复院士等专家已对我国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若干问题作了战略性研究,发表在本刊今年第6期和第7期上,钟总已研读过了。这个研究报告对过去的自主创新作出了全面的经验总结,对今后的自主创新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请您结合这个报告和昌华的情况,谈谈昌华乃至整个行业应该如何推动自主创新,缩小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的问题。

钟侠瑞: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自主创新,就是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依靠自主品牌的积累扩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可以归纳为一类比、二移植、三积累、四集成。类比不是模仿,不是抄袭,类比是借鉴、联想,是似象非象。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很快,在其他行业成熟的技术未必已在本行业中得到应用,而将其他行业的技术移植到本行业中,就是一种创新。本领域的技术、产品需要不断地改进,较长时间的积累,由小变到大变、量变到质变,到一定程度即形成创新。技术发展的方向,一方面越分越细、专业化越强,另一方面又需要将细分后的领域加以集成,将单元技术集成。集成是一种创新,而且在当前是一种极其需要的创新。

着力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营造一个宽松但又有创新能力的氛围和环境;其次,创新活动应是市场拉动和技术推动两者的会聚点;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技术改进活动为基础。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新人才,这种人才要有一定的知识结构,要有宽泛的知识基础与专深的专业知识。

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或者是知识产生为目的,是要服务于、服从于它的整体的商业目标,虽然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它一定会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第一个观念是信心,我们能不能够去自主创新,我们能不能够形成世界一流技术和技术成果?我认为我们能,我们行,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创新活动就缺乏最重要的支撑。第二个观念是坚韧,技术创新是一条艰苦而漫长的道路,我们不敢说我们在这一条道路上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讲,我们在这一条道路上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坚韧使我们能够走得长远。第三个观念是开放,企业的创新活动绝不能关起门来孤芳自赏,我们一定要集成,我们能够集成所有外部的资源,我们可以和一切人合作,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我们可以和国外的企业合作,我们甚至可以和我们的竞争同行合作。

技术创新真正的主体是人,要解决人的问题,又有两个条件:第一是体制,体制解决的问题是怎么样能够把关键性的创新型人才留住,怎么样能够吸引你所需要的关键性人才到你这个企业。第二就是管理。管理解决的是怎么样把这样一些创新性的人才构成和谐、高效的一个组织去围绕着一个特定明确的创新目标去有效的工作。缺乏这样制度的基础和管理的基础,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将缺乏基本的土壤,这种基础甚至比技术创新本身还要重要。对每一个企业而言,它所拥有的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点上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在我们资源的范围之内去明确我们最为有效的、资源投入产出最大的这样一些目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我愿意和我们的同行企业一道,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实现中国造纸机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质的转变,缩小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记者:陈克复院士等专家的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在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中,主要是第一和第二两种,您也谈到了,即引进、消化、吸收以后再创新和集成性自主创新。就这两种创新模式,请钟总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过去十多年造纸行业引进的技术装备不少,我们在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和集成性创新上有些什么经验?特别是有些什么教训和问题?昌华是纸机制造企业,你们在自主创新上有些什么打算?存在什么问题?对政府和行业协会有些什么要求?

钟侠瑞:目前自主创新还有一定的难度,集成创新和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应该讲是我们造纸机械制造业的主要创新形式,前面谈过,企业的创新必须服从于企业的商业目的,现阶段下,国内大部分造纸机械企业都有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弊端,造成产品雷同,价格过度竞争,质量、性能参差不齐,利润微薄,研发投入不足,目前造纸行业正处在一个上档次、上规模的发展时期,这对造纸机械行业同样是一个调整行业分工,甚至资产重组,重新寻求市场定位的大好时机。因为不是少数企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企业都不能满足现阶段造纸厂商对机械产品在技术、质量、精度、调试,甚至加工周期等方可以积累许多管理、制造方面的经验,获取一些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

近几年来,昌华造纸机械公司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产品,先后投放市场的产品有SDZ1101-4400/ 600年产10万吨高强瓦楞原纸机,SDZ1102-4400/600年产20万吨箱纸板机,SDZ1103-4600/600年产12万吨高强瓦楞原纸机,SDZ1001-3950/600年产7万吨新闻纸机,SDZ1201-4800/700年产30万吨涂布白卡纸机,SDZ805-3400/500年产15万吨涂布白板纸机,SDZ806-3150/500年产4万吨新闻纸机,上述产品的开发都是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我认为主要存在下面几方面的问题:(1)大型高速纸机的设计开发已不单是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问题,它是造纸理论和试验纸机产生的数据相结合的成果,国内的任何一家造纸机械厂都没能力投资于中间试验,因此只能模仿借鉴。(2)造纸机械行业难以大量吸引优秀人才,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的能力以及消化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能力还比较弱。(3)国内有实力的造纸机械厂的新产品需要造纸企业的大力支持,才能把大型纸机推向市场。(4)尽管国内引进了许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纸生产线,但造纸机械厂无缘进行消化吸收,甚至无缘一见。因此企业更希望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出面协调,尽可能的消化吸收现有适合国情的先进技术,早日推出幅宽6m以上、车速1000m/min以上的大型现代化造纸机,更好的服务造纸行业。

记者:我们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同国外企业某种形式的合作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某些企业对走自主创新的路子,缩小和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失去信心,致使被外资企业整合兼并的已不乏其例。那么请问一下,钟总您认为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有没有产业安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业内外基本有这么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很危机。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将被外资吃掉,缺少优势的企业将在竞争中淘汰。将来中国的造纸工业会完全依赖国外技术装备,进而也造成造纸工业的产业安全。二是认为没有危机。因为中国造纸业是分不同层次的,国外技术装备服务于中国大型的现代化企业,而国内的技术装备服务于中小型企业。钟总您是如何认识的?

钟侠瑞:关于产业安全问题,近期媒体谈论的比较多, 我个人认为产业安全是指在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条件下,国家的重要产业能够保持相对优势,在资本、技术和市场等领域,不受跨国资本的左右,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产业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依赖跨国面的要求。因此:(1) 市场信誉好,技术和管理力量强的企业可寻求合作,取长补短,以便能更集中人力、物力用于市场开发和技术创新。( 2 ) 可以和国外厂商进行项目合作,以提高整机水平,通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 3 )寻求与国际大公司合作,为其部分配套,通过昌华自己铸造的大型宽幅烘缸(半成品) 与大公司合作,公司,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相对于我国的制浆造纸装备制造业来说,已经没有产业安全可言。近几年来制浆造纸装备的市场份额无论按造纸产量和销售额,都是外商占了大头,而且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短时间内扭转不了。目前,中国制浆造纸装备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比较大,无法在一个平台上竞争,而且服务的市场对象有别。因此,增强产业安全的主要途径是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记者:为我国造纸业和造纸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问题,本刊第7期和第9期分别刊发和转载了有关文章,目地是为此敲响警钟,引起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视,请钟总结合昌华的打算谈一谈在自主创新的问题上如何和外资企业合作,又规避风险?

钟侠瑞:自主创新不等于自己创新,更不等于封闭式创新。我们提出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坚持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再创新,将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途径。在一定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技术创新能力无法通过引进直接获得,关键技术更是买不来。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需要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我国技术引进的教训是没有坚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走了一条“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的道路。日本和韩国引进技术的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的比例分别为1∶5和1∶8,而我国的比例为1∶0.15,造成了高额代价的重复引进。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扶持政策,制定配套法规来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规范,只有这样才更有利于提升本国产业的竞争力,避免对国际技术的重复引进依赖症。

记者:钟总认为我国造纸装备制造业已无产业安全可言了,指出产业安全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依赖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等等,的确语出惊人,使我们也深受触动。钟总也满怀信心地谈了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归纳为一类比,二移植,三积累,四集成。同时还指出应树立三个观念,一是信心,二是坚韧,三是开放,又使人看到了希望。我们还想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国家许多重大的攻关项目是组织不同部门、行业、人员协作攻关搞成功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使造纸装备制造业是个小行业,也有条件跨部门跨行业组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在自主创新上协作攻关,关键的和精细部件的加工制造也可以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的整体优势。企业不仅对外开放合作,也对内开放合作,您认为这种方式能否可行,能否加快造纸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步伐?

钟侠瑞:应该是完全可行的。不过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组织协调,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如前面提到的,造纸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如何同造纸装备制造企业共同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如,我们造纸装备制造企业加工能力差,但是据知国内大型机床厂的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甚至比国外知名造纸装备企业还要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大家组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形成新的优势,新的生产力。要促进形成产学研用的自主创新体系,包括企业之间的配套协作,优势互补。行业协会重在深入企业,听取企业呼声,了解企业需求,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国家及时出台鼓励自主创新和限制重复引进以及鼓励使用国产设备的产业政策。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不论是大行业和小行业各司其职,形成纵向和横向的推动和实施自主创新的合力,我们可以尽快缩小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追赶国外先进水平就指日可待。10年前谁能想到中国造纸工业会达到今天的水平呢!我们完全相信中国造纸装备制造业也会在自主创新上创造出奇迹。

记者:最后,请钟总谈一谈昌华的近期发展规划?

钟侠瑞: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是:立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跟踪国际造纸机械行业的发展方向,开发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造纸技术和设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主要目标:开展制浆造纸设备和工艺的高新技术研究,加快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与国外公司的项目合作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宽幅、高速、低耗、环保的大型造纸机,使企业成为我国制浆造纸设备替代进口的主要生产基地。

近期发展规划:

(1)完善以4400/600为代表的年产10万吨高强瓦愣原纸系列纸机,4400/600为代表的年产20万吨箱纸板系列纸机,4800/700为代表的年产30万吨高档涂布白卡纸系列纸机。上述3项产品是我公司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产量大、车速高、消耗低,整机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2)近期需要开发的产品及关键部件:①稀释水式流浆箱开发设计;②膜转移施胶机的研究开发;③纸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④自动引纸系统的研究开发;⑤年产10万吨优质文化纸纸机;⑥年产15万吨瓦楞原纸机和年产25万吨箱纸板机。

出处:中华纸业 作者:任永森 赵振东 张洪成 杨晨鸣 [2007/03/03]